火狐体育平台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1975年周养浩被特赦出狱后就露出真面目:监狱里的积极都是装的

来源:火狐体育平台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4 12:00:55

  民国时期的特务,戴笠、毛人凤、唐纵等人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“风云人物”,但鲜为人知的还有两位特务,沈醉和周养浩,他们同样曾是军统的关键人物,却在解放后被俘,并经历了改造与特赦。然而其中一人却在监狱中深藏不露,伪装得近乎完美,直到被释放后才暴露出真正的面目。

  在军统局的内部,提到“走后门”这一个话题,周养浩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。凭借其与戴笠和毛人凤的深厚关系,他在军统局内的地位显得很特殊。周养浩不光是戴笠和毛人凤的同乡,还因娶了毛人凤的侄女,从而和毛人凤建立了更为亲密的关系。所以他在军统局内部的晋升与安排,也常常受到他们的照顾和重视。

  周养浩出生于1906年,家乡位于浙江省江山县的吴村乡。周家虽为书香门第,曾有过几代的官职,但在周养浩这一代,家道中落,家族的经济情况逐渐变得拮据。即使这样周养浩成长在一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家庭里,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教育。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,他从小便备受宠爱,甚至有些溺爱。在这种环境下也让他早早地养成了一种自大、轻视他人的性格。

  长大后,周养浩考进了上海法学院学法律。毕业后,他通过戴笠的推荐,进入复兴社特工处,开始为蒋介石效力。因为戴笠和他是同乡,所以特别看重他,还通过关系把他介绍给了毛文凤。

  毛文凤在内权势滔天,周养浩看到机会,决心借此攀上更高的台阶。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原配妻子,求娶毛文凤的女儿。通过岳父的权势和自己的聪明才智,周养浩迅速在蒋介石身边站稳了脚跟,成了蒋的心腹。

  1938年,蒋介石将周养浩调往贵州的息烽监狱,负责审讯和管理地下工作者。息烽监狱在外界眼里是军事委员会的设施,实际上却是秘密关押、折磨革命者的地方。周养浩虽然外表斯文,但他却毫不手软,残酷地逼问囚犯,执行命令时冷血果断。正因如此,他被称为“杀手书生”。

  他和戴笠同乡,跟毛文凤有些亲戚关系,这些关系让他在军统中一路升迁,担任了法官等重要职务。周养浩能在这种残酷环境中迅速崭露头角,手段狠毒到连戴笠也要避让三分。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,就是被周养浩所杀。

  1949年,蒋介石的局势已逐渐崩溃,然而他依旧不肯放弃。面对败局,他对毛文凤愤怒地说:“我们之所以失败,是因为过去杀人太少。”话音未落,他便命令毛文凤,必须立即对集中营内的囚犯进行大规模清洗。杨虎城成为了首个目标,蒋介石更是冷冷地说:“留他做什么?早该杀了!”

  毛文凤接到命令后,心思缜密,立刻召集了周养浩和徐远举秘密商议。他知道,要杀人不仅仅是动用枪械这么简单,必须更加隐秘、周密。于是他指示周养浩去问问白公馆的那些人,除了以外,还有什么更有效的谋杀手段。

  周养浩接到任务后,马上找来了白公馆的关键人员。在杨正兴的介绍下,熊祥等人承认自己擅长使用匕首,保证能做到悄无声息,完全解决杨虎城。经过一番商议,周养浩决定采用匕首作为手段,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枪声引起注意,还能在执行时更加隐蔽,确保万无一失。

  一切准备好后,周养浩开始执行计划——把杨虎城从监狱诱骗到重庆。为了让杨虎城不疑心,他必须和特务队长张鹄配合好。张鹄知道任务后,立刻去监狱告诉杨虎城:“周主任请您去重庆商谈西北问题,请尽快准备启程。”

  杨虎城心里有些怀疑,觉得没什么西北问题是需要商量。在当时,谁还会相信蒋介石的话?周养浩知道杨虎城不容易上当,于是就巧妙地和他周旋。为了让杨虎城放下戒心,周养浩开始表现得特别热情,每天陪着他散步、逛公园,尽力让杨虎城感觉自己是在准备释放他。渐渐地,杨虎城放松了警惕,最终同意跟周养浩一起去重庆。

  周养浩成功地带着杨虎城和他的家人一起踏上了前往重庆的旅程。当他们的汽车到达松林坡时,张鹄命令杨虎城下车,说是让他暂住几日等待安排。杨虎城进入房间后,刚一坐定,特务头子猛地冲进屋里,挥刀便刺入杨虎城的腰部,杨虎城当场被杀。他的儿子杨拯中也没能幸免,被一同杀害。

  杨虎城一家被杀后,周养浩又继续执行命令,将关押在息烽监狱的张蔚林、王席珍等革命志士一个个残忍地杀害。

  1949年,随着的步步逼近,周养浩清楚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。多年来,他亲手参与了无数残酷的屠杀,特别是那些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志士,如果他被抓住,等待他的必定是无尽的审判,甚至是丧命。于是他开始暗中计划,准备逃往台湾,跟随蒋介石一起离开。

  就在周养浩准备逃亡的前一天,他的行踪被沈醉出卖给了我党。沈醉早已将周养浩的计划透露了出去,使得早早做好了准备,等待着这位特工头目落网。当天周养浩被一举抓捕,并被押送至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。

  刚进战犯管理所时,周养浩心态极为抵触,他不断狡辩,试图为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行辩解。尤其是那些他参与的谋杀案件,尤其是杨虎城将军和其他革命志士的杀害,他一个字都不肯承认,始终死不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,嘴巴一闭不说话,企图以此逃避责任。

  周养浩和沈醉当时关在同一个房间,后来周养浩从别人那儿得知,正是沈醉出卖了自己的行踪,才让抓到了他。知道真相后,周养浩气得脸红脖子粗,愤怒地抓起旁边的板凳,准备砸向沈醉的头。幸好宋希濂及时拦住了他,才没让事情变得更严重。本来两人的关系就不深,这次冲突后彻底断了,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,老死不相往来了。

  一开始,周养浩在监狱里态度很强硬,绝对没悔意,他感觉自己根本不该待在这里。直到有一天,他看到一些表现良好的政治犯得到了特赦,这让他意识到,也许自己还有机会出去,至少不必在监狱里待到死。于是他开始改变自身的态度,努力表现得顺从和悔过。

  虽然他有了转变,但直到1975年3月17日,他才最终被列入最后一批获得特赦的战犯。当宣布特赦名单时,周养浩听到自己的名字时,激动得泪流满面。大家以为他是感叹自己终于获得自由,但其实,他心里还有着别的打算。

  特赦后的周养浩,和其他被释放的战犯一起,获得了政府的体恤。他们每人被发放了2000元港币、换发了新衣服,并获得了一张可以往返的通行证。虽然大部分人选择重新开始生活,但周养浩却并没有打算安定下来。他已经69岁,但心中依然怀抱雄心壮志,准备谋划下一步行动。

  他与其他被释放的战犯们刚谈论完在战犯管理所期间的待遇,接着便开始想着申请去台湾,依旧想要靠近曾经的主子蒋介石,想重回过去的权力圈子。然而命运似乎总是与他作对,就在他获得特赦的同时,蒋介石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,享年87岁。

  蒋介石去世后,蒋的儿子继位,刚接手父亲的事务,正忙着处理一堆杂乱无章的政治问题。周养浩一心想要回到老雇主的阵营中,但无论他如何表明忠心,蒋介石的儿子对此毫不感兴趣,甚至对他翻脸不认人,坚决不允许他重新加入。

  这一切让周养浩深感失望,他在监狱里待了那么多年,终于获得自由,却发现了自己的旧主已不再认他,甚至拒绝他的归属。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,周养浩没选回到中国大陆,而是直接飞往美国。自那以后,他再也没有踏上故土,直至去世。

  与周养浩不同,沈醉在离开功德林后从始至终保持对党的感恩,努力工作,最终担任中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。1979年,经过历史审查,党中央认定沈醉在卢汉起义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,最终摘掉战犯帽子,重新被评为起义人员。沈醉的命运,因坚守而改变。

  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.周养浩与息烽监狱.[OL].2021.02.25.


火狐体育平台 15917712772
火狐体育平台 东莞企石镇东平村力创办公楼6楼
友情链接: 火狐体育平台